<address id="jtxnr"><form id="jtxnr"></form></address>

              銀保監會:碳排放權將來可作為銀行擴大融資有效抵質押品

              2021-07-15 12:56:30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4日訊 在今日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張忠寧,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介紹2021年上半年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國青年報記者: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請問目前銀行業在碳減排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效?下一步針對綠色低碳產業將提供怎樣的創新支持?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大家知道,去年9月份,習近平主席代表我們國家莊嚴宣布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在這個目標宣示之后,銀保監會、銀行保險機構都積極行動起來,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一系列論述,認真學習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這方面的一系列戰略部署。

              銀行業做了很多工作,集中在這幾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明確了銀行機構自身的戰略。這個戰略是通過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來實現銀行機構自身的全面綠色轉型,這個戰略目標非常明確。二是明確了銀行機構自身的長遠目標,長遠目標就是要和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一樣。銀行的資產端要實現碳中和,銀行的自身運營也要實現碳中和。當然,實現這個目標是一個長期過程,首先要碳達峰,碳達峰之后要逐漸甚至比較迅速降低碳排放強度,最終實現碳中和這個長遠目標。另外,自身經營運行碳中和,因為銀行機構雖然不是碳排放最主要的市場主體,但是在運營過程中,不管是建筑還是IT設施,還是其他運營維護,可能都有碳排放,所以要通過采取措施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這個長期目標。三是梳理和強化了相關機制。最重要的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把客戶的碳表現作為授信流程當中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從更長遠來看,把碳的定價納入授信、融資決策、貸款決策的重要參考。四是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特別是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的支持力度。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余額達到12.5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3%,其中綠色交通、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產業貸款余額占比超過70%。我國綠色信貸規模位居世界第一。綠色信貸資產質量整體良好,近5年不良貸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遠低于同期各項貸款的整體不良水平。我國整體不良率大致2%左右,一直在上下浮動。但是我們綠色信貸不良率,最低不到0.4%,高的時候也就0.7%。綠色信貸環境效益逐步顯現,按照綠色信貸資金占綠色項目總投資的比例計算,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每年可支持節約標準煤超過3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超過7億噸?,F在全年碳排放量大致在100億噸到110億噸之間,各方估計的數據不一樣。但是綠色信貸每年支持二氧化碳減排7億噸。與此同時,綠色保險保障功能不斷提升。保險機構也做了很多工作,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已覆蓋重金屬、石化、醫療廢棄物等21個高環境風險行業,地理范圍覆蓋到31個省市,為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針對下一步對綠色低碳產業的支持,第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發展,繼續支持低碳交通發展,還有一個潛力非常大的領域就是低碳建筑領域。第二在創新方面,現在碳排放權市場很快就要開始交易了,碳排放權的價值也逐漸顯現,所以碳排放權將來作為一個很有效的抵質押品,可為銀行擴大融資提供重要的質押基礎。這個方面是可以探索的。第三個方面,銀行業面臨很多客戶,它在識別和挖掘綠色信貸資產方面還是有很大潛力的。對這些資產提供信貸之后,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賣給更多的金融機構,更好地把綠色信貸資產效益傳遞下去,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本來投資綠色資產。

              飘花电影网手机在线,99香蕉精品视频国产版,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亚洲永久AV地址

                        <address id="jtxnr"><form id="jtxnr"></form></address>